習近平總書記指出:“沒有全民健康,就沒有全面小康?!秉h的十八大以來,涼州區堅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重要位置,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,加快優質醫療資源擴容,人民健康狀況持續改善,健康涼州建設邁出堅實步伐。
基層衛生院建得好不好,直接關系到老百姓看病是否便捷可及。逼仄的過道、斑駁的墻壁、狹小的診療室……這是涼州區黃羊鎮中心衛生院黨支部書記、院長宋濤對曾工作多年的鄉鎮舊衛生院的記憶。歷經多年變遷,如今,衛生院高樓拔地而起,基礎設施完善,醫療設備引進,人才隊伍逐漸壯大……安全、有效、方便、價廉的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,真正解決了轄區群眾看病難、看病貴的問題。
涼州區黃羊鎮中心衛生院黨支部書記、院長宋濤介紹說:“這十年來,在各級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,衛生院的方方面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,我們衛生院現有職工142人,總建筑面積達到了7200平方米,開設的科室有急診、內、外、婦兒、中醫等臨床和一級科室16個,衛生院有CT、彩超等五十臺醫療設備?!?/span>
過去的十年,是涼州區鄉鎮衛生院極具變化的十年,是艱辛探索的十年,更是成效顯著的十年。十年間,涼州區圍繞基層醫療機構“房屋破小、設備老化”等問題,努力補齊公共衛生服務短板,提升基層衛生健康服務能力,改善基層老百姓的就醫環境。2016年-2020年,涼州區衛生健康系統累計完成投資29.74億元,實施衛生建設項目46項,2021-2022年,累計投資3.35億元,共實施衛生建設項目4項,完成了全區38個鄉鎮衛生院自籌資金實施基礎設施和服務能力提升改造工程,39個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、鄧馬營生態建設指揮部衛生院等項目。
十年間,涼州區深入開展“優質服務基層行”活動,不斷加強基層醫療人才隊伍建設,建立了以涼州醫院為龍頭、涼州區中西醫結合醫院為補充,社區衛生服務中心、鎮衛生院為主要成員單位的醫共體區域醫療網絡服務體系,實現了雙向轉診、分級診療、遠程會診等功能,初步形成了“大病不出區,小病不出鎮”以及“確須轉診向上轉,康復患者向下轉”的就醫新模式。全區基層醫療服務能力、就醫環境、患者滿意度均有大幅度提升。
在涼州區東城區,矗立著一所總投資13.6億元,占地面積148畝的花園式醫院,這座“含金量”巨大的涼州醫院見證著幾十年來涼州區醫療健康水平的日益提升。從掛號繳費需要花長時間排隊等待,到在醫療自助繳費機上面輕輕一刷即可辦成;從陳舊的設備到不斷引進先進醫療設備;從昔日擁擠的床位到今日寬敞明亮的就醫環境,涼州醫院的搬遷,建起了全新型、數字化的龍頭醫院,為涼州區醫療服務體系建設邁出了整合提升的一大步,為推進涼州衛生健康事業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。
同涼州醫院一樣,這10年來涼州區疾控事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。10年來,涼州區疾控中心疾控體系建設穩步推進,專業隊伍不斷壯大,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控能力和應急保障水平逐步提高。
“從2012年疾控中心搬入新城區衛生大廈,到今天通過國債抗疫項目東城區新的疾控大樓拔地而起,隨著內部疾控信息化系統的不斷逐年裝備,設施設備不斷更新,網絡化信息化加速提升,不斷滿足全區城鄉居民公共衛生工作的需求?!睕鲋輩^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蔡輝民說。
“十三五”末,涼州區擁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764個,發展到2022年上半年,擁有各級各類醫療機構865個。全區醫療機構共設置床位3275張,全區醫療衛生機構共有醫療設備881臺(件),資產價值32754.50萬元。共建成省級重點???個、市級重點???個、縣級重點???個。培養全科醫師268名。14類45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穩步推進。區域胸痛、卒中、危重新生兒救治、危重孕產婦救治和創傷中心五大醫學中心全面建成運營。中醫藥服務能力逐步健全完善。
市民厙女士說:“就醫方面來說,報銷、看病都是挺好的,出門就有衛生院,比十年前好多了,各方面條件都好了?!?/span>
十載春華秋實,十年滄桑變革,十年歲月見證了涼州區衛生健康事業砥礪奮進、櫛風沐雨的歷程。一個越織越密的醫療衛生保障網,撐起了涼州人民群眾的生命綠蔭。